Page 12 - 2018发展报告电子书
P. 12

2018



                    【发展目标】面向 21 世纪,本系将立足于已有的地下水文学特色和优势,通过师
               资队伍和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在地下水文学方向上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拟在线性 - 非线性地下水动力学耦合模型及其模拟方法、低渗透性
               岩层的采(排)水理论和技术、地下水渗流场与岩土体应力场的耦合数值模拟、滨海地

               区地下水开采 - 海水入侵 - 地面沉降的数值模拟和防治技术、土壤水资源利用技术、西
               部地下水合理开发与生态重建、西南岩溶石山区以水为纽带的岩 - 土 - 植被 - 大气界面

               物质能量交换过程、高分辨率同位素测试技术等学科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展开研究。
                                       表 2-3 水资源与水文地质系行政班子成员一览表
                    姓  名          职  务                                主要职责

                    万军伟           系主任        负责水资源与水文地质系全面工作,主抓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
                    文  章          副主任                     分管人才培养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等。
                                            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主要分管科研平台(研究性实验室、实验场)建
                    马传明           副主任
                                                             设及科研服务、学术交流等。
                                            协助系主任与副系主任,完成本系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负责系办
                    李  静          秘  书
                                                               公室各类日常事务工作。
                     三、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系室背景】本系成立于 2003 年 8 月,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

               与水文地质系环境工程教研室。 2000年获批环境工程博士点,并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是湖北省第一个具有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3 年获批设立“环境科学与

               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5 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 年环境工程
               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2013 年该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2014 年与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建“环境科学与工程”菁英班。
               2014 年以来,本学科进入全球生态 / 环境领域 ESI  排名的前 1%,且排名逐渐前移。

               2017 年学科评估中为 B+。
                    【师资队伍】本系拥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下水与环境湖北

               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平台。本系目前在编人员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兼职),
               教授 14 名,副教授 15 名,讲师 1 名,如图 2-5 和图 2-6 所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各 1 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 人,千人计划
               入选者 1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

               选者 4 人,湖北省百人计划 1 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3 人,楚天学子 2 人。特别是王
               焰新教授,其编写出版的《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教材是我国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理论、

               方法和技术的首部全国统编教材,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为研究生教
               学用书。本系行政班子成员及主要职责详见表 2-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