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2020发展报告-电子书
P. 139
环境学院发展报告
件下田间、湖泊、水系、区域水盐迁移与
均衡,从而系统阐明了自然和人为影响下
新疆地区水文循环和盐分迁移对人类自身
发展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
靳孟贵教授及其团队基于大量野外
调查数据与理论研究,提出节水、控盐、
防治环境恶化的水盐和污染物协同调控策
略和措施,研发了节水灌溉和微咸水膜下
2015 年团队梁杏教授、刘延锋(右一)等老师 滴灌关键技术,试验和示范取得成效,为
在野外调查
新疆合理高效利用不同水质的水资源、居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取得了显著社
会和经济效益。
二十年如一日 不忘初心结硕果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团队在工作中遇到
了多重困难。从武汉到新疆,跨越大半个中国,
为了节省经费,团队成员常常乘坐 4 天 3 夜
的火车周转前往研究地区。炎炎夏日,地表
温度可到达 50 多度的情况下,坚持每天在野
外连续作业 12 个小时以上,实验设备的运送、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都对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提出巨大挑战。蚊子肆虐,团队熬夜坚守棉
田膜下滴灌试验,实现精确控制灌溉量和监 2016 年团队部分成员在古尔班通古
特沙漠开展试验
测取样,他们还曾连续数天露宿野外,实时
观测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的水文动态过程。
生活环境极度干燥,饮食习惯差异,导致团
队成员常常受到水土不服、病痛的困扰。 即
便如此,团队在新疆不仅长期坚持开展试验
研究,还多次深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戈壁
地区开展野外调查取样,获取野外水文地质
调查第一手资料。
团队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先后 2016 年团队部分成员开展科研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