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2020发展报告-电子书
P. 36
2020
主题 2:砷、沉积物、减少、释放、迁移、江汉平原、大同盆地、砷浓度、铁、有机质、
还原溶解、砷动员、吸附、硫化物、氧化、高砷地下水、微生物群落、解吸、高砷、沉积物
样品、亚砷酸盐、砷酸盐、多样性、季节变化、孔隙水、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氧化还原条件
主题 3:时间、流动、模型、参数、含水层系统、弱透水层、敏感性分析、导水率、
中国南方
三、环境科学与工程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了以地下水污染与防治为核
心、以水 - 土环境问题研究为特色的稳定且相互支撑的研究方向。围绕特色学科方向,
本学位授权点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2014
年以来,环境学科进入全球生态 / 环境领域 ESI 排名的前 1%,且排名逐渐前移。根
据学校学科动态监控平台数据,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2017 年全国排名 35 位(截
至 2017.10), 2018 年全国排名 29 位(截至 2018.10), 2019 年全国排名增至 24 位(截
至 2019.10),2020 年全国排名 23 位(截至 2020.12),第四轮学科评估 B+。
1、环境科学与工程论文总体情况
环境学院 2016-2020 年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共发文 485 篇,总被引频次 3754 次,
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发文量及被引频次进行逐年统计,见下图4-7,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其中 2019 年和 2020 年文章增长速度较快。对 2019 年和 2020 年发文情况进行对比分
图 4-7. 环境科学与工程 SCI 逐年发文情况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