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17地大报告电子书
P. 32

2017



               显著,其中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最为突出,下文将重点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
               工程、生物学、大气科学四个学位点的建设情况。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了以地下水污染与防治为核心、
               以水 - 土环境问题研究为特色的稳定且相互支撑的研究方向。围绕特色学科方向,本
               学位授权点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2014 年以

               来,环境学科进入全球生态 / 环境领域 ESI 排名的前 1%,且排名逐渐前移,截至 2017

               年底我校环境学科全球排名 535,国内排名 19。
                    下文将基于 ESI,从我校环境学科发文院系贡献情况、合作国家 / 地区和全国环
               境生态学科机构发文对比分析等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科的

               建设情况。

                    1. 我校环境学科发文院系贡献分析
                    ESI 环境生态学的统计评估是基于京汉两地整体情况的,由图 4-6 可以看出,自
               2007 年至今,我校环境生态学的发文占比逐渐降低,由 2007 年的 72.2% 降至 2017 年

               的 48.4%。而在我校环境生态学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环境学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学科

               推动作用。尽管自 2007 年以来,随着学院多学科发展的趋势,学院在环境生态学的发
               文占比由 84.6% 逐步降至 54.1%,但占比过半的发文量仍然体现了环境学院在本学科的
               主导地位。除了环境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工

               程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空学院和材化学院也为环境生态学

               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环境学院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
               室两个机构的贡献率超过 80%,表明我院环境学科学位点建设成效显著,对我校环境学
               科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图 4-6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生态学科发文情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