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2020发展报告-电子书
P. 15
环境学院发展报告
【研究方向】依托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方法,重点关注水土污染及其界面作用、矿山环
境保护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控制为目标,以污染物在水 - 土环境中迁移转化行
为研究为主线,形成了地下水 - 土壤污染修复、水 - 土界面地球化学行为、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与治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密切联系、相互支撑的多学科方向。各研究方向的带
头人均由中科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等担任,骨干由国家优青、教育部
新世纪人才、楚天学者和楚天学子等组成。
【发展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系发挥中国地质大学的学术优势,始终坚持并不断
强化地学特色,即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形成了以水
文地质、环境地质、生物地质为核心,涵盖水、地、气、生等环境要素,辐射材料、化学、
管理、环境设计等多方面的环境学科生态系统。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放眼未来,结合学
科发展趋势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立足长江中游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发挥地学的多时空
尺度和多过程耦合研究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将我系建设成为地学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国
际影响力的环境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我系以培养高水平的环
境工程人才为己任,把我系建设成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具地学特色的环境工程人才培
养摇篮,成为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工程建设基地。
表 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班子成员一览表
职 务 姓 名 主要职责
主 任 罗朝晖 负责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全面工作,主抓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
副主任 谢先军 分管人才培养、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等。
支部书记兼副主任主要分管科研平台(研究性实验室、实验场)建
副主任 崔艳萍
设及科研服务、学术交流等。
协助系主任与副系主任,完成本系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负责系办
秘 书 何 靓
公室各类日常事务工作。
四、环境地质系
【系室背景】地质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构建环境地质学科平台,发展环境地质方向,推进相
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既是环境学院多学科融合的需要,也是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需要,
更是国家对人才的需要。2008 年 6 月,经学校批准,环境学院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和“水资源与水文地质系”中长期从事环境地质领域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为主体组
建形成了环境地质系。
【师资队伍】目前环境地质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