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0发展报告-电子书
P. 18

2020



               等十余门本硕课程的室内教学工作;以及北戴河、周口店、秭归三个野外实习基地的
               野外教学工作;并设有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实验室;同时与数十家行业相关的大型企

               事业单位签订有本科生企业实践联合培养协议。
                    【研究方向与发展目标】环境地质是年轻而欣欣向荣的交叉学科,面向 21 世纪社

               会蓬勃的人才需求,全系教师将加快建设步伐,以培养高水平的环境地质人才为己任,
               力争尽快把环境地质系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环境地质人才培养摇篮和高水平

               的“产-学-研”基地。

                     五、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系室背景】21 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数千年来的梦想正逐
               步实现,世界将会出现更多的奇迹。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宜居地球”

               时代发展的需求,生物科学与技术为人类社会飞速发展提供了加速器,生物科学与多

               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应用已成为当前主流。在此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学
               科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特色,建设并发展以地球生物学为特色的生物学。将现代生物
               学理论技术与重大地球科学、环境科学问题结合,研究地质环境中的微生物、动物、

               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同时致力于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服务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校“地质微生物学”特色研究方向
               已处于国内引领地位,在长江中游生物多样性调查、环境演化与生态保护领域已形成
               地区有影响的研究力量。

                    【师资队伍】生物系拥有一支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职
               教师 21 人(均有硕士招收资格),其中教授 9 人(含 7 名博导)、副教授 10 人(含 1

               名博导)、特任副教授 1 人、讲师 1 人。45 岁以下教师占总人数的 60%,100% 教师具
               有博士学位(国外学位 4 人),约 80% 教师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详见图 2-9、

               图 2-10 和图 2-11,含一名柔性引进人才。其中,湖北省百人计划 2 人,湖北省楚天学

               者特聘教授 1 人、讲座教授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1 人,湖北
               省楚天学子 1 人,海外优秀博士后 1 人,校特聘教授 1 人,地大学者学科领军人才 1 人,
               学科骨干人才 2 人,青年优秀人才 5 人。本系行政班子成员及主要职责详见表 2-6。

                    本系教师在国际地球生物学学术界形成一定影响力,1 人担任国际洞穴联合会地质微生

               物与微生物分会副主席(王红梅), 1人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地球生物学分会理事(王红梅),
               2 人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红梅、石良),1 人担任国际植硅
               体学会委员(顾延生),1 人担任湖北省暨武汉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宪春),1 人担

               任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和自然保护地分会会长(葛继稳),1 人入选湖北省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