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2016地大报告-电子书
P. 102
2016
生就业。
2. 就业工作特色及主要措施
为持续推进环境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学院党委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学院重
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 “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深入实施 “ 一把手 ” 工程,
进一步深化院、系、校友、班级 “ 四位一体 ” 的就业创业工作管理机制,形成全员、
全过程、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局面;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以社会需求为
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标,以对外合作交流为纽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以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
指导服务体系,将就业创业工作贯穿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就
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证了就业创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三方面:
(1)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2015 年 9 月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我院采取 “ 请进来,走出去 ” 的就
业市场开拓策略,动员全院教师利用各方面资源和渠道,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
交流,不断拓宽我院毕业生就业渠道。并积极组织专场招聘会,未待就业毕业生提供
更多选择的机会,详见表 8-8。针对 2016 届毕业生,学院新拓展了中地水石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等 6 家单位,吸纳了我校毕业生 16 人,占就业人数的 4.93%。
学院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推进学分制改革,依据企事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建立
定单式联合培养学生机制,学院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生态环境中心、武汉植物园、
城市环境研究所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建 “ 生物科学菁英班 ”,为合作单位订单式输
送研究生苗子;学院针对环境工程(地质环境调查方向)以“培养具有环境工程知识背景、
掌握环境地质理论和地质环境调查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
为目标采用 “3+1” 校企联合培养和校企 “ 双导师制 ” 人才培养模式,为地矿类企业直接
输送毕业生,较大幅度的增加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2)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环境学院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课、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 “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的使命感、责任感。
为鼓励更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环境学院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服务保
障机制,完善和落实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后续升学和就业服务等政策;会同有
关部门组织实施好 “ 支教计划 ”“ 西部计划 ”“ 大学生村官 ” 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通过
定期走访、跟踪培养等方式关心毕业生的工作状态和发展前景。环境学院 2016 届本科
毕业生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 27 人,占就业人数的 13.57%,毕业研究生中西部基层就业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