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16地大报告-电子书
P. 40
2016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生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技能及基本的地球科学实验和鉴定技
术,具备从事分子生物、生态、环境科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
论研究、应用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的
基础知识,掌握一门以上计算机语言的编程技术,能熟练将计算机文字、图形、数据
等处理并应用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及进行国
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达到能独立获取信息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的
知识和能力;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能进入科研机构、高等
院校研究生阶段学习,从事生物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工作。
办学特色:本专业充分依托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办学,实行校所结合、科教联合。
通过 “ 学研结合 ” 的模式培养知识面宽广、基础扎实、专业精深、能力强、素质高的
特色英才。优先向联合培养单位输送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执行独立的培养方案,单
独招生,拟录取 35 名优秀考生,实施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中期进行选拔,择优补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坚实的数、理、化、外语、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2. 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工作方法;
3. 具有从事分子生物、生态、地质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4. 具有对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信息处理、成果解释和应用的初步能力;
5.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及一定的管理能力。
核心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生物化学、细胞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普通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普通生
态学、生物信息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实验课程。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
就业领域: 主要为学术性研究人才做后备,大多数毕业生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少量毕业生可在国内生物、环境保护、地质环境等部门从事产品研制开发、环境保护、
规划和管理工作。近四年生物科学专业大约 50% 左右的学生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
续深造,主要分布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营养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
院校和研究所。其余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生物医药、生物技术和生态环境评价保护
单位。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