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2016地大报告-电子书
P. 35

环境学院发展报告



                    3.具有求 “ 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 ” 的高尚品质;
                    4. 具有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5.具有宽厚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知识;
                    6.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基础;

                    7.具有地球系统科学理念;
                    8.具备系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专业知识;

                    9.具备过硬的外语、计算机、文字表达能力和野外调查、室内实验、仪器分析及
               数据处理分析技能。

                    核心课程:主要属于工程类,课程设置体现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宽厚的理论基
               础和严格的科研基本功训练。主干课程设有地质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

               力学、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环境地质、地下
               水污染与防治、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学等;并设置了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专

               题讲座、公共选修课以及科研训练等。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

                    就业领域:具有进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一步深造或从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部分进入国土、电力、水力、交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或管理,或在各级

               政府部门从事水资源与环境规划的管理工作。

                     三、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与修养、具有科学思维与科学辨
               识能力的科学公民;掌握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并具有以地学为基础的环境工程理论与

               技术能力,能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
               污染防治等领域从事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办学特色:突出我校在地球系统科学和地下水科学的强大综合学科优势,面向地
               质环境,在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的本科教

               学培养体系;同时,本专业十分强调地质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本科培养期间,
               在经历北戴河地质环境认识实习、周口店基础地质工作训练和秭归环境与水文地质专

               业综合训练的基础上,由本专业教师进行 1 对 2-4 的研究课题专业实习,并以此为基础
               完成毕业论文和设计的工作。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地质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开发与

               保护方面的特色能力在我国目前针对地下水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发
               展空间。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