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17地大报告电子书
P. 48

2017



                    实验中心还设有 9 个专业实验室,供师生教学与科研使用,详见表 6-2。

                                              表 6-2     专业实验室一览表


                      水岩相互作用实验室             特殊废水处理实验室               IC-AFS 实验室

                       GC 实验室               同位素制样室                 大气污染源排放表征实验室

                      环境生物修复与地微生物
                                             地质微生物组实验室              环境污染与控制实验室
                      学实验室



                     二、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中心

                    我院拥有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国土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 个,湖
               北省国际合作示范基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中心各 1 个,共享国家重点
               实验室 1 个。

                    1.“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与环境地质实验室”紧紧围绕生态地质环境国家战略目标和国际重大地学

                                    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以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为核心的跨学科系统科
                                    学探索,重点研究不同时空尺度下地球环境与生物系统之间的耦合
                                    关系、作用过程和演化历史。她充分发挥我校以地学为龙头、多学
                                    科交叉(地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的优势,依托 3 个国家重点学

                                    科(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地球化学、地质工程)和 2 个湖北省重点
                                    实验室(湖北省地球表层系统开放研究实验室、湖北省废物地质处
               置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的相关优质资源组建而成。
                                                                                                   6
                    本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1)深入研究重大地质突变期、时间尺度为 10 ~ 10                                             4
               年的事件序列,重塑在全球性生物危机背景下地球环境和生命系统的演化历史,揭示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过程与地球环境演化的因果关系,为了解当前人类活动作为一种
                                                                                                      2
                                                                                               4
               强大地质营力所产生的生物与环境效应提供对比史实;(2)系统研究 10 ~ 10 年
               时间尺度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生物学记录,揭示晚新生代以来季风气候背景下某些
               重大的生物和环境事件特征,探索生物演化与环境变迁之间的激励、响应和反馈机
               制,为科学解决当前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全球环境一生态危机提供直接启示;(3)以
                  2
                        0
               10 ~ 10 年乃至更高时间分辨率的地质载体为对象,系统研究人类干预下大河流域的
               生态环境变迁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剖析人类活动这一新型地质营力的作用效应(范围、
               幅度、速率和强度),进而预测未来全球环境变迁及生物演化的大趋势,为修复表层
               环境和减缓生物危机探索新的途径。

                    2. 国家地质环境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
                    基地由我校牵头,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共建。主要是围绕环境安全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