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2020发展报告-电子书
P. 90
2020
三、创新人才培养
除了本科阶段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外,我院还
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为此,依托学校开展的
相关计划,学院采取积极措施,精心组织,严格指导,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
探索,探索内容主要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包括学
校的李四光计划、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该类探索从
校级乃至国家级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校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合作办学项
目——“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 2018 年正式招生,也是国内首个“地下水科学与
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项目。
【国家级层面】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我院每年均有若干项目列入该计划中,2020 年我
院有 17 项涉及不同专业的项目列入该计划,其中创新项目 14 项,创业项目 2 项,实
践项目 1 项。
【校级层面】
依托学校开展的李四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我院均有若干名同学入选,
2020 年我院共有 2 名同学入选该计划,分别隶属于大气科学 ( 菁英班 )(1 名)和环境
科学与工程类(1 名)。
【院级层面】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班:培养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具有地学特色的,
兼备水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的,品德高尚、崇尚科学的复合学术型拔尖人才。
本专业学生将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础、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地下水资
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野外水文地质调查、测绘、
制图、实验、测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基本技能,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班):通过我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工学,081404T)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水环
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Water Specialization,理学)的合作办学,有效整合双
方在水文地质、环境和生物学的优势资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探索建立跨学科教育
教学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机制,打造国际一流的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水文
地质、环境与生物学交叉的国际复合型人才。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