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16地大报告-电子书
P. 31

环境学院发展报告



               影响,部分科研成果已成功实现转化,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本学位点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学科前沿视野和服务水利工程实践能力的

               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掌握水文学、水力学、地下水系统和水资源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
               业知识;了解水利工程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向;能够熟练地阅读外文专业文献,

               并具有一定的外文论文写作与国际交往能力;具备从事水利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
               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近五年来,本学位点培养了博士研究生 34 人,

               硕士研究生 197 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28 人,硕士研究生 23 人,2 名博士获得省级优秀
               博士论文。

                    依托学科的历史积淀和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师资力量不断提升,一批高水平的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目前,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人,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 1 人、

               银锤奖 2 人;教授 10 人 ( 其中博导 9 人 ),副教授 16 人(其中博导 1 人)。近五年承
               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 973 计划、863 计划等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调项目以及企事业委托横向课题等,年均科研经费 1000 万元
               以上。

                     【生物学】


                    我校生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自 2011 年批准至今,本着 “ 强特色、入主流 ” 的宗旨,
               紧密围绕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协同演化等方向, 形成了地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的研究体系,以微生物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与环境效应为抓手,促进和引领国内地质

               微生物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与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地质学的交叉融合。

                    近 5 年来,在依托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师资队
               伍建设、搭建高水平学科平台,生物学整体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特别是在“地质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与保护生物学、环境生物与生态技术 ” 等方向逐步

               形成了学科特色和自身优势,形成了生物与地学、环境学科交叉研究的学科体系,部

               分研究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培养了一批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创新能力强的高级
               研究人才。同时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优秀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可
               喜的进展,发展态势良好。

                    目前本学位授权点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较高水平师资队

               伍。拥有专职教师共 24 人, 100% 具有博士学位, 79.2% 有一年以上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1 人,湖北省百人计划 1 人,湖北省楚天
               学者特聘教授 2 人、讲座教授 1 人,湖北省楚天学子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

               持计划入选者 2 人,海外优秀博士后 1 人,校特聘教授 1 人,校 “ 腾飞计划 ”1 人,校 “ 摇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