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16地大报告-电子书
P. 32

2016



               篮计划 ”3 人。近 5 年来,本学位点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24 项(人均 0.25 项 / 年,
               其中重点基金项目 1 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1 项,973 计划专项 1 项),和省部级及重
               要横向科研项目 28 项, 合同总经费 2442 万元,其中纵向经费 1005 万元;发表 SCI 论

               文 79 篇(人均 0.83 篇 / 年),其中 T1 3 篇,T2 37 篇;授权发明专利 2 项,承担教学
               类研究项目 7 项,出版教材专著 3 部,发表教学论文 1 篇;培养硕士研究生 26 名,有
               2 人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 人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 人获得硕士研

               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位论文抽查合格率为 100%,就业率达 100%。

                     【大气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气科学学科建设的整体目标:以服务于防灾减灾、保障

               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宗旨,坚持和发展地质大学的传统优势,以气候变化、灾
               害性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和应用气象的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并针对性地
               进行学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更新仪器设备,使大气科学学科在学

               科建设和发展方面高起点、高效率,力争整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专业服务的方
               向是,通过大气科学概论、数值天气预报、现代气候学基础、应用气象学、天气学原

               理、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等主干课程的学习,毕业生能够在气象、环保、海洋、农
               业、国土资源、民航、部队、高校等部门中的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
               航空和航海导航、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的高级专业人才。
                    大气科学系毕业学生定位是培养从事相关方向的研究与工作人才。能够掌握本学

               科坚实的数、理、化、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地球系统科学的专业学科知识,对本
               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具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本学科领域的
               常用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

               专业技术工作。应具有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够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对学术
               成果进行交流汇报。
                    因此我院大气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点与办学特色是:(1)与用人单位实际需

               求相适应。在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环境方向在全国能有一席之地;(2)融
               入学校的教学科研体系中。专业方向要与现有的专业、已有的优势学科融合与互补,
               在大气化学、全球变化等研究领域确立优势,积极参与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工作,

               加强暴雨对地质灾害影响研究,参与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和应对策略研究、咨询工作;   (3)
               突出自身发展特色。在课程设置和实验室建设方面向气候科学、大气动力学、大气化

               学与环境、应用气象各领域倾斜,根据现有的研究基础,可以结合中国气象发展战略
               和近年的项目指南,在气候变化、暴雨与泥石流灾害、古气候环境研究等领域开展工作。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